持續發燒可由多種疾病引起。是發熱激活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併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並且發熱持續不退,保持一段較為平穩的高熱或是低熱。

持續發燒的原因

持續高熱

(一)感染性疾病

1結核病 以發熱起病者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浸潤型肺結核等原因不明的長期發熱。

2傷寒副傷寒 以夏秋季多見,遇持續性發熱1周以上者,應注意傷寒的可能。

3細菌性心內膜炎 出現持續發熱1周以上,伴有皮膚及黏膜瘀點、心臟雜音改變脾腫大、貧血、顯微鏡血尿等血培養有致病菌生長。

4細菌性肝膿腫 寒戰高熱,肝區疼痛,肝腫大壓痛叩擊痛,典型者診斷較易。

5阿米巴肝膿腫 間歇性或持續性發熱,肝區疼痛肝腫大壓痛、消瘦和貧血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原發性肝癌 一般診斷較易。當以發熱為主訴者診斷較難,表現為持續性發熱或弛張熱,或不規則低熱少數可有高熱(如炎症型或瀰漫性肝癌)易誤為肝臟腫或感染性疾病。

2惡性淋巴瘤 凡遇到未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按炎症或結核治療1個月無效者;不明原因的發熱,均應考慮本病的可能,確診主要依靠病理。

ADVERTISEMENT

3惡性組織細胞病 發熱是常見的癥狀。對有長期發熱原因不明,伴有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而流行病學資料、癥狀體征不支持急性感染且有造血功能障礙者,須想到本病的可能。

4急性白血病 可有發熱,經血塗片、骨髓檢查可以確診不典型白血病。

5血管一結締組織病

(1)系統性紅斑狼瘡:長期發熱伴有兩個以上器官損害血象白細胞減少者應考慮到本病。SLE在病程中可始終無典型皮疹,僅以高熱表現的特點

(2)結節性多動脈炎:表現為長期發熱伴肌痛、關節痛、皮下結節(下肢多沿血管走向分布,或成條索狀)、腎損害血壓高,胃腸癥狀等。

(3)類風濕性關節炎:可有畏寒、發熱、一過性皮疹關節痛不明顯,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虹膜睫狀體炎,心肌炎,白細胞增高血沉增快但類風濕因子陰性,抗核抗體與狼瘡細胞均陰性。

(4)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多見於女性特點是具有紅斑狼瘡、硬度病、皮肌炎的臨床表現腎臟受累較少,以發熱癥狀明顯。

持續低熱

1結核病 為低熱的常見病因,以肺結核多見,低熱乏力及納差者,應及時查痰結核菌(塗片或TB-PCR)及胸部X線檢查。

2慢性腎孟腎炎 為女性患者常見低熱原因。可無明顯癥狀、體征甚至尿檢查無異常,以低熱為唯一表現。

3慢性病灶感染 以不規則低熱多見常伴有局部癥狀體征,當病灶清除後癥狀消失。

4艾滋病(AIDS)表現為長期不規則發熱,慢性腹瀉超過1個月,對一般抗生素治療無效消瘦,原因不明全身淋巴結腫大,反覆細菌真菌、原蟲等感染,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及時進行抗HlVP24抖抗原檢測。

5巨細胞病毒感染 可持續低熱,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依據抗CMV IgM檢測診斷。

6甲狀腺功能亢進 表現早期低熱伴心悸、脈搏快、多汗食慾亢進、消瘦、手顫甲狀腺腫大,局部雜音等。檢測T3T4、rT3等。

7惡性腫瘤 中年以上者有不明原因低熱,血沉增快,應注意腫瘤檢查如原發性肝癌。肺癌、腎癌及結腸癌等

8神經功能性低熱 多見於青年女性,夏季明顯。一日間體溫相差

9感染後低熱 急性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控制後,仍有低熱、乏力食慾缺乏等,與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持續發燒的診斷

發熱分為:低熱:37.4~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腋窩溫度達37.4-38℃持續4周以上為長期低熱,其他依次類推。

人體最高的耐受溫度為40.6~41.4℃,直腸溫度持續升高超過41℃,可引起永久性的腦損傷;高熱持續在42℃以上2~4H常導致休克以嚴重併發症。體溫高達43℃則很少存活。

檢驗項目選擇:

血常規,尿常規,血沉,血鉀、鈉、氯化物檢查,肝功能,腎功能,CO2結合力測定,血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血肥達反應,外斐反應,血塗片找瘧原蟲,腦脊液常規、生化及培養。

持續發燒的鑒別診斷

不規則熱指發熱無一定的規律,持續時間也不一定。可見於多種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弛張熱指體溫持續在39度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波動範圍超過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稽留熱 體溫持續於39℃~40℃以上,達數日或數周,24小時波動範圍不超過1℃。見於肺炎鏈球菌性肺炎、傷寒、斑疹傷寒等的發熱極期。

間歇熱 高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出現,體溫波動幅度可達數度,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l日至數日,反覆發作。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

回歸熱 體溫驟然升至39℃以上,持續數日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日後即有規律地交替一次。見於回歸熱、霍奇金病、周期熱等。

波狀熱 體溫逐漸升高達39℃或以上,數天後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後再逐漸升高,如此反覆多次。見於布魯菌病。

發熱分為:低熱:37.4~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腋窩溫度達37.4-38℃持續4周以上為長期低熱,其他依次類推。

人體最高的耐受溫度為40.6~41.4℃,直腸溫度持續升高超過41℃,可引起永久性的腦損傷;高熱持續在42℃以上2~4H常導致休克以嚴重併發症。體溫高達43℃則很少存活。

檢驗項目選擇:

血常規,尿常規,血沉,血鉀、鈉、氯化物檢查,肝功能,腎功能,CO2結合力測定,血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血肥達反應,外斐反應,血塗片找瘧原蟲,腦脊液常規、生化及培養。

持續發燒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即使存在發熱也不必緊急退熱,以利觀察體溫變化的趨勢。對於精神狀態差、皮膚出現皮疹或伴有嘔吐、腹瀉的病人,應及時到醫院看病,確定診斷,接受合理的治療,此時,切勿以退熱作為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

參看

  • 楊梅瘡
  • 敗血症
  • 小兒變應性亞敗血症綜合征
  • 燒傷膿毒症
  • 新生兒敗血症
  • 其它癥狀

持續發燒12609


<< 持續顱內雜音 臭汗恐懼症 >>

持續發燒相關圖片

持續發燒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持續發燒
持續高燒
持續低燒
持續性發熱
不能持續睜眼
出生後即有持續青紫
持續性腰痛伴有晨僵
持續性胸部疼痛或模糊的背部疼痛
持續性下腹疼痛
持續性頭暈
持續性疼痛
持續性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