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錄364條
惡寒
惡寒,證名。即怕冷。諸邪郁遏表陽,或陽虛衛弱所致。《素問.骨空論》:「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丹溪心法.惡寒》:「陽虛則惡寒。」《張氏醫通.寒熱門》:「外感、內傷、傷食、溫痰、火郁,皆有惡寒,非獨陽虛也。」《證治匯補.惡寒》:「此第言陰陽正虛之病,他如風、寒、暑、濕、痰、火、郁、...
噁心
噁心,證名。一作噁心。胃氣上逆,泛惡欲吐之證。《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一:「噁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積飲所為也。」「水飲之氣不散,上乘於心,復遇冷氣所加之,故令火氣不宣,則心裡澹澹然,欲吐,名為噁心也。」《羅氏會約醫鏡》卷八:「噁心者,胃口作逆,兀兀欲吐欲嘔之狀,或又不能嘔吐,覺難刻過,此曰噁心,而實胃口之...
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依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本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據癥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20世紀,...
耳聾
耳聾臨床上分為以外耳和中耳病變引起的傳導性聾;以內耳和聽神經病變引起的神經性聾;外中耳病變和中耳聽神經共同病變引起的混合性聾。造成耳聾的原因很多,遺傳、產傷、感染、藥物應用不當、免疫性疾病、生理機能退化、某些化學物質中毒等都能導致耳聾。對耳聾病人要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對傳導性聾、混合性聾,要查清...
耳鳴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基本介紹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滋滋聲等單調或混雜的...
耳痛
耳痛為常見癥狀,常因耳部疾病引起(原發性或耳源性耳痛),也可因耳部鄰近器官或其他器官疾病所致(繼發性或反射性耳痛)。耳痛的嚴重程度與病變的嚴重性不一定都一致,但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信號(如耳部的惡性腫瘤)。 耳咽管(從喉嚨背後通到中耳的管道)阻塞是兒童及成人最常見的耳痛原因,通常感冒、鼻竇感染或過...
耳癢
耳癢,病證名。系指耳中作癢,甚則奇癢難忍的病證。見《醫貫》。本病多由肝風內動、腎虛火炎所致。類似今之外耳道真菌病或外耳濕疹等病。治宜清肝益腎,祛風止癢。方用救癢丹加減或以胡桃油煨熱滴耳中。《瘍醫大全》卷十三:「有耳中作癢以木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癢,必以鐵刀刺其底,錚錚有聲,始則快然,否則癢極欲死。此腎...
大腸濕熱
大腸濕熱,病證名。指濕熱蘊於大腸之證。症見腹痛下痢,里急後重,或便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多因飲食不節不潔,損傷腸胃,濕熱之邪乘虛內犯所致。多見於結腸炎、痢疾。治宜清熱燥濕。大腸濕熱:中醫病證名。指濕熱蘊於大腸之證。症見:腹痛下痢,里急後重,或大便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
大頭瘟
大頭瘟,病證名。瘟疫的一種。見《醫方考.大頭瘟》。又名大頭風、大頭痛、時毒、大頭傷寒、蝦蟆瘟、捻頭瘟、大頭天行、疫毒等。以頭面部紅腫為特徵。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陽經絡所致。《雜病源流犀燭.瘟疫源流》載大頭瘟癥狀,發於鼻面耳項咽喉間,皆赤腫無頭,或結核有根,令人多汗氣蒸,初則憎寒壯熱,肢體重,頭面俱痛,...
丹痧
丹痧,病證名。又名丹疹、爛喉痧、爛喉(疒丹)痧、疫痧、疫喉、喉痧。類於猩紅熱。因其咽喉紅腫糜爛,疹色鮮紅如丹,故名。屬疫疹,流行於冬春季節。多見於2-10歲小兒。由疫癘之邪從口鼻而入肺胃,初期邪在衛分,繼之病邪由表入里,里熱熾盛,表現為氣血兩燔。咽喉為肺胃之通路,熱毒上攻,故咽喉紅腫糜爛。少數患兒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