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感常見於退休後的老年人和內源性抑鬱症患者。老年人的離退休綜合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異常反應,主要表現在情緒和行為方面。內源性抑鬱症患者常伴有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以消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無用感的原因

內源性抑鬱症的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心理社會因素、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和中樞神經遞質功能異常有關,可參見有關內容。這些因素錯綜複雜,相互交織,因人而異,所幸多數情況下並不妨礙醫生對該病的診斷和採取有效治療措施。

離退休綜合症是由於老年人離退休後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角色、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出現的焦慮、抑鬱、悲哀、恐懼等消極情緒,或因此產生偏離常態的行為的一種適應性的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往往還會引發其它生理疾病、影響身體健康。

無用感的診斷

患者心境低落,與所處的境遇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狀態,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及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心境低落持續至少2周,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癥狀中的四項: 1、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持續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內疚感。 5、聯想困難,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想死,自殺行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 9、性慾減退。

無用感的鑒別診斷

無能力感:常見於適應障礙,發病多在應激性事件發生後1~3個月內,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以情緒和行為異常為主。適應障礙是因長期存在應激源或困難處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產生煩惱、抑鬱等情感障礙,以及適應不良行為(如退縮、不注意衛生、生活無規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礙(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並使社會功能受損的一種慢性心因性障礙。

無羞慚感:常見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病人。反社會型人格也稱精神病態或社會病態、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礙的各種類型中,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所最為重視的。 1835年,德國皮沙爾特(Prichard)首先提出了「悖德狂」這一診斷名稱。指出患者出現本能慾望、興趣嗜好、性情脾氣、道德修養方面的異常改變,但沒有智能、認識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礙,亦無妄想或幻覺。後來「悖德狂」的名稱逐漸被「反社會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狹義的人格障礙,即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後天無助感是沃柯博士為了解釋受虐婦女不能主動終止暴力婚姻的原因而提出的。後天無助感這一詞最初來源於心理學家馬丁.沙利格文在60年代的一次試驗。患者形成了自我無能的策略,最終導致他們努力避免失敗。他們力求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拖延作業,或只完成不費力氣的任務。他們沮喪,並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

患者心境低落,與所處的境遇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狀態,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及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心境低落持續至少2周,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癥狀中的四項: 1、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持續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內疚感。 5、聯想困難,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想死,自殺行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 9、性慾減退。

無用感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治療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藥物治療、電休克治療及心理治療等。可根據不同的抑鬱情況,合理選擇使用。

參看

  • 適應障礙
  • 創傷後應激障礙
  • 癲癇性精神障礙
  • 產後精神病
  • 產後抑鬱症
  • 恐怖性焦慮障礙
  • 人格障礙
  • 癔症
  • 情感障礙
  • 焦慮症
  •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老年期抑鬱障礙
  • 恐怖症
  • 抑鬱性神經症
  • 抑鬱症
  • 其它癥狀

無用感8622


<< 無欲-運動不能-意志缺乏綜合征 無腋毛 >>

無用感相關圖片

無用感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無用感
毫無情感反應
無助感
無運動或感覺障礙的運用不能
觸診無肺動脈關閉感
無羞慚感
無能力感
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
A鏈球菌群感染
不真實感
病態欣快感
髕前空虛感